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35页 (第2/2页)
个海滩能出现的品种都抓了个七七八八。 沐云河十分满意。 她再去到码头时天刚黑,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。 也不知怎么传出去的消息,居然很多码头上的渔民都来围观她。 他们听说最近有个小学生,一直带很多货来码头找人收。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周围,当她再次现身时,就成了珍稀动物。 大人们都想来看看她的真面目。 结果一见之下,是个小小的姑娘,虽然长得和水晶玻璃娃娃似的,却穿着破旧的衣服,刘海也和狗啃似的,一看就是穷人家的女儿。 可如果传言属实,按照她每天的出货量来算,其实还是个小富婆嘞,只是不知道这赚的钱是不是都要交给家里。 一时半会儿都看得津津有味,站着不走,人越围越多。 沐云河也不能赶他们走。 只能和罗阿三按照原来的流程,清点货物,最后商定这批货的价值是1200元。 围观的成年人们眼看他们交接钱款,发出了哄闹的声音。 像是看见小孩子能够赚这么多钱,感到很不平似的。 要命的是,由于这边聚集了太多的人,也吸引了码头上其他人来看热闹。 大家都听说有个小孩子卖赶海的散货,量特别大。一传十、十传百的要过来凑热闹看,这其中也包括沐云河的继母秦翠蓉。 秦翠荣本来在码头搬货。听到说有热闹看,便也和搭子两个人匆匆往那里走。 结果到了人群聚集处,却根本挤不进去。 她伸长脖子看了半天,只能看见前排的一个个人头,最后还是放弃了。算了,自己手上还有活要干呢。 沐云河就这么逃过一劫,也不知道自己和继母幸运地“错过”了。 两次大潮汛都收了将近十个大桶,这般成就,使得沐云河在码头上都成了小名人。这片都听说有个小孩替同学赶海卖货,卖得发财。 小岛不大,终于也惊动了学校。 * 班主任刘老师奉学校上面的意思来找沐云河谈话。 除了她,翟姿作为班长也在。 对于翟姿近期的安静,沐云河是有一点诧异的。翟姿这小半个月里居然没有去告她的状,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。 而翟姿接下来的表现,不仅没有拆沐云河的台,相反还很维护捧场,处处透着些诡异。 刘老师对沐云河说:“你成立东沙小学赶海队这个事情,我们已经知道了。你没有事先和学校报备过,就擅自做了这样子的事,耽误了同学们的课余时间,很多家长意见也很大。他们本来以为是学校组织的,结果学校根本不知情。你这样的做法,已经给学校惹麻烦了,连我都吃校长的批评了。” 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