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8节 (第2/4页)
长。” 沈鸿锐淡淡一笑:“那你可知道,现下朝廷官员阵营分明,东党与西党之争从未停息?” 宁清卓点点头。她前世便从孙剑锋那了解到了朝廷的概况:东党之名得自东厂,以掌印和秉笔太监为首,有一批依附于其的权臣。西党之名得自西林书院,以清流文人为主,政见时常与东党人士相左。沈鸿锐的父亲沈大学士,便是西党的重要人物。 沈鸿锐接着道:“因我父亲的关系,我接触的多是西党人士,本该跟着他们一并清议朝政,可近些年,却渐渐与他们有了些分歧。西党的大多士子党见太深,意气太重,又多费力于内争,其实于国家无益。” 宁清卓本来一直低头把玩手中的杯盖,可听到这里,却忍不住抬起了头。西党士子虽然不畏强权,敢于为民请命,可向来自诩甚高,不屑与阉人为伍,待人处事时很有些“非我族类其心必异”的偏颇。加之他们平日虽然喜好针砭朝政,但多数停留在口头,又将过多精力放在对付东党上,政绩倒不见得更值得称赞。 可宁清卓能有这些体会,是因为她不在西党中。沈鸿锐出生在西党世家,却能跳出自小接受的教育,看清西党的缺点,宁清卓很是佩服。 沈鸿锐沉默片刻,继续道:“大半年前那场科举出事,东党大势攻击,我实在不愿看到党争又起,这才自请削去功名。现下只要我父亲在朝,我便也无法再出仕,否则又要引起争端,这却不是我愿看到的。但让我大半辈子就这么无所事事度过,我又心中不甘。” “与你呆在卢陵这小半年,我思考了许多。既然仕途没了指望,我便想传道授业。”说到这里,男人眼中有了些神采与期盼:“若能成为西林书院山长,成为士人领袖,不准便能改善现下朝堂的风气,达到求同存异,和而不同。将来若能培养出一批不拘泥于党派,能顾全大局的官员,也是一大幸事!” 宁清卓怔怔看沈鸿锐,长久地沉默了。她不料沈鸿锐竟有此眼界。党争古来有之,派别之见,更是阻碍了许多合作与发展。沈鸿锐能跳出党派之见,以国以民为先,实属难得。 若他能成为西林书院山长,即便再无法入朝堂,却还是可以用他的思想影响一批又一批的学子,间接实现自己的理念。加之他现下声望正高,其实已然有许多士人奉他为领袖,若是去费心争取,成为山长的可能性还是很大。 这么一想,宁清卓便有些开心。这个男人有眼界有抱负有能力,她莫名感到骄傲。可更多却是失落。争取西林书院山长一事不比祭拜,沈鸿锐能“去去就回”。若是等到尘埃落定,必是要几个月后。更别提,沈鸿锐若是真成为了书院山长,便再也不可能回到卢陵。此去一别,或许今生就难再见了…… 她只是看着沈鸿锐不说话,沈鸿锐便隔着石桌,倾身凑近了些,柔声道:“清卓,此次我来,便是想邀请你,与我一并入京。” 宁清卓便是一惊,片刻方张唇:“你……为何要邀我入京?” 沈鸿锐神情愈加柔和:“我要做的事,可以说是两厢不讨好,将来必定碰到阻碍。我的父亲……”他摇头一笑:“是典型的西党人士,其实有些清高迂腐,若是听见我刚才那番言论,定是会大怒。我不能指望他会给予我支持,同样,我也不能指望江南沈家给予我支持。” 他说到这里,宁清卓便了然。沈鸿锐虽然说是要做山长,却不能只顾学术。士人圈子是个文化团体,社交自然不可少,很多时候,他需要雄厚的经济力量,以及充足的人手帮助他完成很多事情。若是将来与沈家闹翻了,他便是一穷二白,还没个帮手,的确会处处不便。 沈鸿锐见宁清卓垂眸沉默,心跳有些乱。他知道她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,可这么迟迟不给个答复,看来倒像是……并不愿意。 这并不奇怪。他选择的是一条未知之路,东党不会因此接纳他,西党又可能自此视他为叛徒,若是不幸,落得身败名裂也有可能。宁清卓向来思虑周到,为何要与他一并冒风险? 可一想到自此或许再不能见,沈鸿锐实在不舍。他心中焦急,便也不顾分寸,拉了宁清卓放在桌上的手道:“清卓,你便跟我去京城帮我吧!往后我们便是一条路,我做你的依靠,你做我的支持,好不好?” 宁清卓被他握住了手,还没有什么反应,可听到男人说“做你的依靠”时,眼睫却轻微颤了颤。他的意思她理解,家族的发展不能单靠经商